免费服务热线:
4000-111-084
菜单
无籽水果蘸了避孕药?没文化,真可怕!
2017-03-29

无籽水果到底怎么种出来的?

近日,网上热传无籽葡萄中含有大量激素,是用避孕药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的,经常食用对人体有害。真相果真如此吗?当然不是!!!

无籽水果的确没有可育的种子来进行繁殖。但是无籽水果的产生和人类使用的避孕药没有丝毫关系。无籽水果是通过育种或植物激素处理来达到无籽效果的,这些处理并不对果实的安全性造成影响。

水果里为什么有籽?

我们吃的水果,从植物学上来说,基本都属于被子植物的果实。果实是子房发育的结果, 其为胚胎及种子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通常情况下果实的生长发育必须在授粉受精完成以后, 伴随着种子的发育才能进行,否则就不能产生果实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激素, 也就无法形成强大的库动力调动碳水化合物向果实的供应, 最终将导致落果。

花的子房、胚珠,分别发育成果实和种子

双授精以后,种子开始发育,整个子房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在种子活动的刺激下,子房壁细胞不断分裂膨大,使得整个子房变得膨大疏松起来;同时大量的水和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有机酸等)被运输到膨大的子房细胞中储藏起来。之后,在果实自身产生的激素乙烯的影响下,整个子房变得厚实而多汁,成为了我们吃到的水果,而里面被包裹着的种子,即是我们讨厌的籽了。有籽水果中,若种子中的胚珠不发育,那么无法产生足够的激素,子房就会萎焉、脱落,不能形成果实。

如果能够阻止胚珠发育成种子,同时又不影响子房的发育,就能得到既鲜嫩多汁,又不用吐籽的无籽水果了。于是,无籽水果应运而生。

无籽水果怎么培育的?

在植物体内,对促进植物果实发育影响最大的激素有两类:生长素和赤霉素。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对果实的发育而言,其作用就是促进子房壁细胞的分裂和生长。所有被子植物发育中的种子都能够大量合成生长素及赤霉素,使得果实进行发育。在种子不发育的情况下,想办法为果实提供足够的激素,我们就能够获得无籽水果了。

果实和种子发育调控模式

那么如何能够在种子不发育的同时为果实提供足够的激素来促进果实发育呢?一般有如下几个方法:

1、通过杂交手段,使得种子不能正常发育,同时给予一定刺激,使果实自身可以产生足够其发育的植物激素,此方式得到的果实又称为三倍体果实

2、为果实施用一定浓度的植物激素,抑制种子发育的同时促进果实发育,此种可称为刺激性单性结实

3、通过寻找植物自身产生的种子不育但能够自身产生植物激素的突变个体,来生产无籽水果,此方式称为单性结实

4、寻找自然条件下子房不经过授粉受精就能发育成果实的植物来获得无籽果实,此方式称为天然单性结实

无籽西瓜采用了第一种方式获得无籽果实。普通西瓜都是二倍体植株,也就是细胞内含有两组染色体,可以正常结籽。用秋水仙素处理西瓜,使得其染色体加倍成四倍体,这样的四倍体西瓜也能结籽。但是,当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后产生三倍体西瓜,它的胚囊在产生卵细胞时染色体会发生混乱,因此不能正常受精成为正常的种子。这时候,再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授粉,花粉中含有的合成生长素的酶系被花粉管带入西瓜果实中,使三倍体西瓜果实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三倍体西瓜的果实就成为无籽果实。无籽西瓜内部只有少量发育不全的胚珠。

无籽葡萄则是第二类和第三类无籽水果的典型例子。例如,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的巨峰葡萄,本身是产生种子的。但如果在葡萄盛花期及幼嫩果穗形成孕育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进行处理,便可以抑制种子发育,促进果实膨大,从而获得无籽的巨峰葡萄。通过赤霉素处理的葡萄,不仅能够达到较高的无核率,还有增加果粒大小的效果。另外一些葡萄品种,例如“京可晶”、“大粒红无核”等,由于其本身的变异,在授粉之后,受精胚囊很快停止发育,但果实本身可以产生激素,从而使得果实膨大发育为无籽果实。

第三类无籽水果还有柑橘。一些柑橘植株的某一枝条上的柑橘全部无核,这是由于这些枝条在芽时由于外界刺激发生了变异,从而使得种子不能发育,但果实本身发育正常。将这些枝条通过扦插、嫁接等方式进行繁育,就可以生产出无籽柑橘。目前市场上的很多无籽柑橘品种,大多数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水果外,菠萝、香蕉等也是常见的无籽水果,菠萝是利用其不能自花授粉结实的特点来达到无籽目的的,而香蕉本身就是三倍体植株,自然也不会产生种子了。

激素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通常所说的激素可分两种,即植物激素与动物激素,其中植物激素又可根据来源不同分为内源性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1、内源性植物激素

除了和种子产生密切关联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外,植物体内还含有多种其他的激素,包括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油菜素内酯等等。这些激素严密而精确地调节着植物的生长状态和各个生理过程,可以说植物的任何生理过程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所以在我们食用植物组织,尤其是果实等植物激素大量产生的部位时,其所含有的内源性植物激素也一并被我们吃了下去。例如在新鲜脐橙果肉中,内源性赤霉素含量可达10微克每克,生长素含量约为1.2微克每克,我们吃上100克脐橙就相当于摄入了1毫克的赤霉素以及120微克的生长素。生长素及赤霉素无毒,很快会随代谢排出体外,对人体无任何不良作用。

2、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

在农业生产中,人们经常会用一些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使用给作物,来获得所期望的性状。这些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中,以生长素类似物2,4-D、萘乙酸以及能产生乙烯的乙烯利为多。

这些人工植物激素属于低毒农药,但若超量使用会造成果实异常膨大、易于腐烂、植物体生长障碍甚至死亡等不良影响,因此适用量不会很大。并且对这类植物激素有最高检测限标准,例如我国对2,4-D和乙烯利的最高残留限量分别为0.2毫克每千克和2毫克每千克,较欧、美、日等国持平或更为严格。因此购买符合标准的水果,是不用担心这些植物激素对人体的危害的。

3、动物激素

与植物一样,动物体包括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生殖过程都需要激素的参与。但是动物激素和植物激素在化学性质上差异相当大,并且识别机制也各不相同,因此动物激素无法被植物识别和起效,反之,植物激素在动物体内也无法发挥其在植物体内的作用,就好比不同操作系统下的软件只能被对应的操作系统所识别和使用一样。

避孕药,从其本质上来说,实际上是人体性激素的类似物,因此在进入人体后能才能够被人体的响应识别机制所识别,进而调节体内各项生理指标,达到降低受孕效果的目的。而植物体内,由于缺乏相应的受体以及信号途径,也就完全无法起到给植物“避孕”的效果了。同理,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各类植物激素,被摄入人体后也不会起到激素的效果。

总之,植物激素和动物激素无法互相替代,避孕药无法让水果无籽,植物激素也无法调节人的生长发育。


上一篇:畜禽粪便有毒?或将被限制用作有机肥
下一篇:国家出台化肥零增长,水溶肥企业该怎么办?
微信二维码
关注美瑞公众号
公司:武汉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电话:18171619937
官网:www.hbwsvision.com
地址:湖北省天门市天门工业园
Copyright© 2017 武汉美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首 页 关于美瑞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