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草莓移栽至开花前的管理
温室草莓进入8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即陆续开始定植,此时气温尚高,稍有疏忽,就会导致成活率下降,缓苗期延长,并严重影响草莓中后期的生长和发育,甚至出现全田毁苗重栽的严重后果。因此,掌握定植前后的管理技术尤为重要。
一、浅析目前大棚草莓种植地块现状
大棚草莓为高经济作物,由于连续重茬种植,大多数地块会发生连作障碍,土传病害频发,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如何解决重茬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我国农田随着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对土壤产生的不良影响越来越明显,引发土壤重金属与有毒元素的增加;导致土壤硝酸盐积累;破坏了土壤结构,加快了土壤酸化、板结,肥料的利用率越来越低;降低了土壤土壤肥力,直接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失去了原始果品的风味。土壤是根本,因此我们应从根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回归农业本质。
土壤微生物的减少是导致目前问题所在,因此给土壤增加有益微生物是推进绿色有机农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微生物菌肥将在这场农业变革中起着主导作用。
二、草莓移栽前主要农事
1、配肥整地
抓好草莓的整地移栽,是夺取草莓高产的基础。
(1)做畦:草莓做畦应严格按照要求,畦(垄)面宽度应在40厘米,畦(垄)底宽60厘米,高应该在30-35厘米,畦(垄)距90-100厘米,沟宽约40厘米。
(2)铺设滴灌管:采用滴灌方式,可以降低浇水带来的土壤板结、通透性变差,冬季对保持地温,降低温室内的湿度,防止病害的发生十分有利。
(3)铺设遮阳网:草莓定植时为避免强光照射和高温影响草莓苗的缓苗和成活率,在定植前一天铺设遮阳网降低光照和温度。
(4)草莓苗的整理:定植前草莓苗要进行必要的整理,大小苗要分开,留壮苗淘汰弱苗、病苗,每株苗子保留3-4片健康无病的叶片其余剪掉,只保留一段叶柄。
近些年,作为莓农来说,在草莓种植中最为头疼的是秧苗移栽后死苗现象频发,这其中的原因主要为土传病害及秧苗携带的病害所致,因此,在选择优良、健康的秧苗前提下,如何做好预防土传病害,合理施用底肥是关键。
建议底肥方案:亩用 美瑞高碳基微生物菌剂300kg+美瑞高微多宝中微量元素肥10-20kg+平衡型硫酸钾复合肥(如:15-15-15)60kg
(以上施肥方案仅作参考,具体施肥量可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增减。)
C+微生物菌剂
抑制根结线虫、地下害虫
预防土传病害
有效活菌数≥2亿/克
有机质≥50%
微多宝
基肥好伴侣
Ca+Mg≥10%
Cu+Fe+Mn+Zn+B≥10%
2、定植技术
大棚栽培的定标时间应根据顶花芽分化程度来确定。顶花芽分化率达到50%时即可定植。在生产实践中如果短缩基出现明显弓背,叶片基部叶柄上出现了耳叶,这时就达到定植时间,一般在9月上中旬,选择傍晚或阴天定植。
定植时每垄定植2行,“三角形”种植,行距25-30cm,株距15-20cm。根据品种生长势确定密度,一般每亩定植6000-8000棵。定植时摘除老叶、病叶及匍匐茎,留3叶1心以上;要求弓背朝向畦外(沟);定植深度适宜,深不埋心,浅不露根。
3、移栽前秧苗处理
根系是决定植株健康生长的关键,因此建议在移栽前利用美瑞根盛600倍液+多菌灵600-800倍液进行蘸根处理后进行移栽,目的促进快速生根缓苗快,增强植株免疫力,预防土传病害,提高成活率。
三、移栽后至开花前
1、定植后
(1)浇透定根水,灌半沟水,最好覆盖遮阳网,7天内一般早晚各浇水一次,保持土壤湿润,促进成活。
(2)成活后揭除遮阳网,注意喷药防止炭疽病。
(3)成活后(移栽一周后),亩滴灌“海洋洋”1公斤+“碳能海藻有机水溶肥”5kg,为防止根腐病可添加甲霜 ∙ 恶霉灵500倍液一同施用。表现效果,植株长势健壮,
海洋洋
高浓缩海藻精水溶肥
采用干燥悬浮工艺,确保产品的水溶性,高含量,溶解过程呈鱼尾线崩解,无残留。表面张力好、分散性好,水溶性极佳。
碳能海藻有机水溶肥
小小活性碳 解决大问题
腐植酸≥30g/L
有机碳≥30g/L
海藻提取物≥10g/L
N+P2O5+K2O≥200g/L
2、生长前期(10月份)是指草莓成活后到开花前这段时期。
(1)及时摘除老叶、病叶、匍匐茎。
(2)及时松土除草,合理肥水管理,保持植株生长健壮,保证至现蕾时长有5-6片叶,株高在12-15厘米左右,注意控制旺长。
(3)注意防病虫害,重点防治炭疽病及斜纹夜蛾、叶螨、蚜虫、蓟马等病虫害。
(4)施肥:
a、叶面施肥:配合防治病虫害药剂叶面喷施“海洋洋”1000-1500倍液+“海中微”1000 倍液,连续喷施2-3次。
b、土壤追肥:亩滴灌美瑞碳能海藻有机水溶肥10kg+磷钾微补1-2kg
目的为开花坐果储备充足养分,同时增强植株抗逆、抗病性能。
海中微
补充中微量元素一步到位
Ca+Mg≥185g/L
Cu+Fe+Mn+Zn+B≥4g/L-6g/L
磷钾微补
强根壮苗 促花保果
P2O5≥52%
K2O≥33%
B≥0.3%
Zn≥0.2